中藥即中醫(yī)用藥,為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特有藥物。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下面就部分中藥的功效與作用匯總如下(點擊即可查看):
1.漏蘆的功效與作用
2.木槿的功效與作用
3.靈芝的功效與作用
4.魚腥草的功效與作用
5.姜黃的功效與作用
6.車前草的功效與作用
7.百合的功效與作用
8.蘆薈十大功效與作用
9.山豆根的功效與作用
10.桑葉的功效與作用
11.艾葉的功效與作用
12.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
13.黑芝麻的功效與作用
14.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
15.藕節(jié)的功效與作用
16.山楂的功效與作用
17.麥芽的功效與作用
18.半夏的功效與作用
19.僵蠶的功效與作用
20.蜈蚣的功效與作用
21.地龍的功效與作用
22.酸棗仁的功效與作用
23.全蝎的功效與作用
24.拳參的功效與作用
25.蟬蛻的功效與作用
26.菜菔子的功效與作用
27.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28.雞蛋花的功效與作用
29.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30.薺菜的功效與作用
32.枸杞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即使是單味藥,由于所含成分復雜,其功能與主治都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僅限于一種。中藥治病,往往只利用其諸多功效與作用中的一部分,其他未被利用的部分就屬于“與用藥目的無關”,會帶來不良影響。從臨床看,中藥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只占10%左右,遠遠低于西藥,并且嚴重不良反應較少。
專家表示,盡管中藥的不良反應遠低于西藥,但為了防止對身體的傷害,中藥也不應久服。在中藥臨床使用上,主要注意三方面:一是對癥用藥,嚴格按照適應癥用藥;二是嚴格用藥量。按《藥典》的規(guī)定使用藥物,如超劑量用藥,醫(yī)生要謹慎把握;三是要遵循中醫(yī)的規(guī)范,不能長期使用。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guī)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