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肝病科醫(yī)學進展 > 脂肪肝治療有潛在新靶點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yǎng)科學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組新近發(fā)現了乙?;窹att1在肝臟脂代謝中的重要作用和相關機制。相關論文日前在線發(fā)表在國際學術刊物《類脂研究期刊》上。專家認為,該研究為深入了解肝臟脂肪變性的發(fā)病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也為與年齡相關的肝臟脂肪變性的治療提供了潛在的新靶點。
據介紹,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種以無過量飲酒史、肝實質細胞脂肪變性和脂肪貯積為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其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年齡、肥胖、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癥等。肝臟脂肪變性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早期狀態(tài),它的發(fā)生同樣和上述各因素相關。
Patt1是一種由翟琦巍研究組鑒定并命名的在肝臟組織中高表達的蛋白乙?;?,為研究Patt1在肝臟中的功能,博士生劉洋等構建了肝臟特異性敲除Patt1的小鼠。研究發(fā)現,肝臟Patt1敲除主要對雄性小鼠的脂代謝產生顯著影響。具體表現為:小鼠體脂含量顯著降低,同時與年齡相關的肝臟脂滴積累也顯著減少;肝臟中甘油三酯和游離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但膽固醇、肝臟重量和肝功能沒有顯著變化。肝細胞特異性Patt1敲除能夠緩解脂肪酸誘導的小鼠原代肝細胞內的脂滴積累,但對高脂飲食誘導的小鼠脂肪肝沒有抵抗作用。
在新藥取得成功之前,應用口服核苷(酸)類似物(NA)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簡稱...[詳細]
5月17日,在第十屆全國疑難及重癥肝病大會上,我國香港大學司徒偉基教授交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