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脈導管未閉直視閉合術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動脈導管未閉(ICD-10:Q25.001)。
行體外循環(huán)下動脈導管直視閉合術(ICD-9-CM-3:38.85伴39.61)。
(二)診斷依據(jù)。
根據(jù)《臨床診療指南-心血管外科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病史:可有反復呼吸道感染、乏力、發(fā)育遲緩、發(fā)現(xiàn)心臟雜音等,輕者可無癥狀。病程早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中期可有心悸、氣短,晚期可有紫紺、杵狀指(趾)等表現(xiàn)。
2.體征:聽診可有胸骨左緣第1-2肋間連續(xù)性機械性雜音,粗糙、傳導廣、伴震顫,嬰幼兒期或晚期病例常僅有收縮期雜音。可伴有周圍血管征。
3.輔助檢查:心電圖、胸部X 線平片、超聲心動圖等。
(1)心電圖:正?;蜃笫曳屎癖憩F(xiàn),大分流量時雙心室肥厚表現(xiàn),晚期右室肥厚心電圖表現(xiàn)。
(2)胸部X 線平片:肺血增多,左室或左、右室增大,肺動脈段突出,主動脈結增寬。
(3)超聲心動圖:主肺動脈分叉與降主動脈之間異常通道分流即可確診。
4.鑒別診斷:注意與主-肺動脈間隔缺損、冠狀動靜脈瘺、主動脈竇瘤破裂進行鑒別。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jù)《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心血管外科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行體外循環(huán)下動脈導管直視閉合術:
(1)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或合并感染性心內膜炎;
(2)預計在非體外循環(huán)下的手術中可能發(fā)生意外大出血,或急性心力衰竭;
(3)同時合并其他心內畸形擬在一次心臟手術中同時處理的動脈導管未閉。
(四)標準住院日通常≤18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Q25.001動脈導管未閉疾病編碼。
2.年齡大于3歲或體重大于15千克。
3.有適應癥,無禁忌證。
4.當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只要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術前準備(術前評估)≤6天。
(1)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
(2)肝腎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電圖、胸部X 線平片、超聲心電圖。
(4)血壓、經皮氧飽和度。
2.根據(jù)情況可選擇的檢查項目:如大便常規(guī)、心肌酶、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肺功能檢查、血氣分析、心臟增強CT等。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1.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wèi)醫(yī)發(fā)〔2004〕285號)選擇用藥??梢钥紤]使用第一、二代頭孢菌素。
2.預防性用抗菌藥物,時間為術前0.5小時,手術超過3小時加用1次抗菌藥物;總預防性用藥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個別情況可延長至48小時。
(八)手術日一般在入院7天內。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體外循環(huán)輔助。
3.手術植入物:缺損補片材料、胸骨固定鋼絲等。
4.術中用藥:麻醉和體外循環(huán)常規(guī)用藥。
5.輸血及血液制品:視術中情況而定。
(九)術后住院恢復≤11天。
1.術后早期持續(xù)監(jiān)測治療,觀察生命體征。
2.必須復查的項目:血常規(guī)、血電解質、心電圖、胸部X線平片、超聲心動圖。
3.抗菌藥物使用: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wèi)醫(yī)發(fā)〔2004〕285號)執(zhí)行,并根據(jù)患者的病情決定抗菌藥物的選擇與使用時間。
4.根據(jù)病情需要進行強心、利尿、擴血管等治療。
(十)出院標準。
1.患者一般情況良好,完成復查項目。
2.引流管拔除,切口愈合無感染。
3.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并發(fā)癥。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1.圍手術期并發(fā)癥等造成住院日延長或費用超出最高限價。
2.手術耗材的選擇: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內植物和耗材,導致住院費用存在差異。
3.患兒入院時已發(fā)生嚴重的肺部感染、心功能不良,需進行積極對癥治療和檢查,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增加住院費用等。
4.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
二、動脈導管未閉直視閉合術臨床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動脈導管未閉(ICD-10:Q25.001)
行體外循環(huán)下動脈導管直視閉合術(ICD-9-CM-3:38.85伴39.61)。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標準住院日:≤18天
點擊下載:動脈導管未閉臨床路徑表單
免費下載:動脈導管未閉臨床路徑
隨著前列腺癌發(fā)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