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婦產科醫(yī)學進展 > 美國不孕癥醫(yī)療服務量十年間略降
調查顯示,年齡25~44歲、曾尋求不孕癥醫(yī)療服務的美國女性所占比例,從1995年至2006~2010年降低了3%。而存在不孕問題并尋求不孕癥醫(yī)療服務的美國女性所占比例,從1982年至2006~2010年基本不變。
與既往調查結果相似,不孕癥醫(yī)療服務的使用量在白人女性和已婚/有婚史、教育程度和/或收入水平較高的女性中更高。**衛(wèi)生統(tǒng)計中心的Anjani Chandra博士及其同事1月22日發(fā)布報告稱:“既往多項分析顯示,在有生育問題的女性中,因此接受醫(yī)療服務者是一個高度選擇性的群體。”
研究者在2006年6月~2010年6月期間開展了“全國家庭增長調查”,對12,279名美國女性和10,403名美國男性進行了調查,受訪者年齡15~44歲。報告顯示,年齡25~44歲的女性17%在2006~2010年期間曾接受不孕癥醫(yī)療服務,低于1995年時的20%。與此相似,未生育而有生育問題的女性所占比例持續(xù)下降,從1982年時的56%降至1995年時的46%,2006~2010年期間進一步降至38%。不過,在年齡25~44歲、有生育問題的所有女性中,尋求服務的比例在此期間并未發(fā)生明顯變化,保持在41%~46%。
未生育而有生育問題的女性的需求服務比例下降,“可能源于生育時間推遲的總體模式,越來越多的女性試圖在年齡較大時再要第一個寶寶,而在年齡時并未意識到對不孕癥醫(yī)療服務的需求”。
這項研究定義的不孕癥醫(yī)療服務包括幫助女性懷孕和防止流產(超出標準產前保健)的服務,不論女性及其伴侶是否存在特定的生育問題。在針對女性的提問中,這類服務包括咨詢(例如**時機)、對雙方的不孕不育檢查、促排卵藥物、針對梗阻輸卵管的手術、人工受精以及“其他醫(yī)療幫助”(包括對子宮內膜炎的藥物或手術治療、體外受精[IVF]或其他輔助生殖技術、對子宮肌瘤的手術或藥物治療、其他女性盆腔手術,或其他醫(yī)療幫助)。
針對男性的提問涉及他們及其配偶對下列服務的使用:咨詢、不孕癥檢查、促排卵藥物、對梗阻輸卵管的手術、人工受精、精索靜脈曲張治療,以及其他醫(yī)療幫助(包括輔助生殖技術)。
2006~2010年期間,25~44歲女性對這類服務使用最多的包括咨詢(所有女性的9.4%,有生育問題者的29%)、不孕癥檢查(7.3%和27%)、預防流產的服務(所有女性的6.8%)和促排卵藥物(5.8%和20%)。較少被使用的服務包括人工受精(1.7%)和對梗阻輸卵管的手術(1.3%),使用最少的是輔助生殖技術(0.7%)。
補血益母顆粒在臨床應用中未見不良反應,是治療氣血兩虛兼血瘀型產后腹痛的一種...[詳細]
目的觀察補血益母顆粒治療功血的療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將來自臨床的86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