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患者男性,56歲,因在一項戒煙臨床試驗入組體檢時發(fā)現血壓升高而前來就診。20多年來從未就診,患者自己沒有察覺血壓升高。無病史和用藥史,有早發(fā)冠狀動脈疾病家族史(其父親和哥哥)。BMI為31 kg/m2,5次測量平均血壓168/96 mmHg。你告訴患者其患有高血壓并建議藥物治療。你的習慣方案是使用雙氫克尿噻/氨苯蝶啶,但因全國藥品短缺,近期沒有該復方制劑可用。你已經為許多患者開具了2種不同藥物處方,但該患者詢問他是否一開始就必須服用2種藥物。于是,你決定在有把握回答該問題之前,檢索有關支持二聯療法的文獻。
問題
高血壓患者初始治療,二聯療法血壓控制長期效果是否優(yōu)于單藥治療?
檢索
訪問PubMed頁面,輸入“高血壓”和“聯合藥物治療”,并限定范圍為“隨機對照試驗”。
證據
“聯合治療作為新確診高血壓患者的初始治療”
設計:利用2002~2007年心血管研究網絡(CVRN)高血壓患者登記庫資料進行隊列研究。CVRN是由美國衛(wèi)生研究院(NIH)資助的研究機構聯合組織,包括明尼蘇達州健康伙伴醫(yī)療機構(HealthPartners)、科羅拉多州凱撒醫(yī)療集團(Kaiser Permanente)和北加州凱撒醫(yī)療集團的所有成年高血壓患者。
受試者:登記庫納入的患者至少符合以下標準之一:連續(xù)2次測量收縮壓(SBP)≥140 mmHg和(或)舒張壓(DBP) ≥90 mmHg,或是在存在糖尿病(DM)或慢性腎?。–KD)的情況下,血壓≥130/80 mmHg; 2次不同日期的高血壓診斷代碼記錄;1次高血壓診斷代碼+1次抗高血壓藥處方;1次測量血壓升高+1次高血壓診斷代碼記錄。本研究納入161,585例初始藥物治療的新確診高血壓患者。聯合降壓治療定義為新發(fā)高血壓患者應用2種抗高血壓藥物作為初始治療。
預后:12個月BP控制為主要觀察指標,BP>140/90 mmHg(DM 或 CKD患者BP>130/80 mmHg)則認為BP未能控制,有12個月時 BP數據記錄的受試者占77%。根據患者不同血壓分期進行分析, 1期是指SBP為 140~159 mmHg 或DBP為 90~99 mmHg, 2期是指SBP為 160 mmHg或DBP為100 mmHg。
結果:接受聯合治療的2期高血壓患者多于1期高血壓患者,接受2種藥物治療的患者比例由2002年的22%上升至2007年的45%。2種常用的聯合用藥共占聯合治療的90%:噻嗪類/保鉀利尿劑占48%,噻嗪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占41%。不常見的聯合用藥包括噻嗪類/β阻斷劑(5%)、ACEI/β阻斷劑(3%)、ACEI/袢利尿劑(0.54%)、噻嗪類/鈣通道阻滯劑(CCB) (0.56%)、ACEI/CCB(0.17%)以及噻嗪類/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ARB) (0.14%)。12個月時,應用2種藥物(復方制劑或2種單藥)作為初始治療的患者血壓控制幾率高于單藥治療(OR:1.16,95%CI:1.12~1.20),噻嗪類/ACEI治療血壓控制幾率也優(yōu)于單藥治療(OR:1.25,95%CI:1.10~1.31),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未見顯著差異。聯合治療患者極少增加抗高血壓藥物種類,但劑量調整次數未見差異。
評論
該項完成良好的大規(guī)模研究為新發(fā)高血壓患者的有效治療提供了重要信息,研究結果支持應用2種藥物作為高血壓初始治療的處方習慣,最常用聯合用藥(噻嗪類/保鉀利尿劑和噻嗪類/ACEI)的非專利藥物均已上市,可開具復方制劑或2種單藥。
臨床決策
鑒于患者更愿意使用1種藥物,而你建議使用雙氫克尿噻/賴諾普利復方制劑,因此應與患者討論用藥選擇。隨訪監(jiān)測血壓控制情況,并在2周內對患者進行肌酐和血鉀檢查。
原文地址:http://portal.elseviermed.cn/107/8325/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