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骨髓庫配型費用示意圖
第一階段
低分辨配型檢索
項目:在中華骨髓庫進行低分辨配型檢索。
收費:患者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第二階段
高分辨配型檢測
項目:在高分辨實驗室進行高分辨配型復合,根據(jù)與患者匹配志愿者人數(shù)而不同,一般最少也要進行患者和志愿者兩個人的復合。
收費:高分復合3100元/人次,有患者直接將款支付給高分辨實驗室,中華骨髓庫不參與收費。
第三階段
采集前的體檢
項目:對志愿者進行身體檢查,例如基本檢查和傳染病檢查。
收費:中華骨髓庫將通過網(wǎng)絡向患者所在醫(yī)院發(fā)出匯款通知單,由醫(yī)院給患者看匯款單,并通知患者家屬把2萬元匯入中華骨髓庫賬號。這張匯款通知單上寫明這筆錢將用來支付捐獻者在捐獻前產(chǎn)生的體檢費、誤工費、交通食宿費、造血干細胞運送費、捐獻后半年的體檢費等。費用根據(jù)供患雙方的距離、捐獻者是否有帶家屬陪護等具體情況而變化,一般不會超過2萬元。結算時,這筆費用由采集醫(yī)院出具結算證明,中華骨髓庫跟病人結算,多退少補。
第四階段
采集造血干細胞
項目:為捐獻者打動員劑、采集造血干細胞。
收費:一般情況下,捐獻者使用的以1000多元/針的動員劑居多,一個捐獻者的動員劑費用平均約為五六千元,體重高的人可能花費在上萬元。分離采集費一次2000多元,有的會進行兩次采集。入院后每日的常規(guī)檢查等花費約為1000多元,還有住院費、醫(yī)藥費等,患者花費約在2萬元。
【網(wǎng)友言論】
幸福林木木:做錯了事,不承認,還給自己找理由。你用不真實的消息,促使骨髓庫的人出來表態(tài),是貢獻?另,你和劉正?。柟夤撬鑾彀l(fā)起人)這么熟,請你問一問陽光骨髓庫是不是真的不收錢。
大姐頭:大部分民眾對于造血干細胞捐獻過程存在誤解,導致造血干細胞宣傳很困難,反悔率也很高。你的不實言論導致更多的人拒絕造血干細胞捐獻,這等于間接謀殺了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你不應該道歉嗎?
■ 案例
患者:
開始移植后退回5600元
李先生身患白血病,目前已在道培醫(yī)院做完移植手術。從尋找配型到獲得造血干細胞,李先生的妻子趙女士說,他們總共花費41000多元,其中不包括采集費。
據(jù)趙女士介紹,丈夫從中華骨髓庫查詢,選擇一名供者,該過程沒交分文。
隨后,醫(yī)生拿來一張高分辨配型檢測單,讓她交檢測費。趙女士稱,當時她根據(jù)單子提示,將6200元匯到浙江杭州市檢測單位。這筆錢包括她老公和志愿者兩個人的檢測費,3100元/人。
隨后,她又根據(jù)醫(yī)生提示,向中華骨髓庫匯了2.2萬元,用以支付供者做體檢等的費用,體檢完就在等通知,“匯錢時說了會多退少補。”但期間因李先生發(fā)生肺部感染,造血干細胞采集和移植被延后好幾個月。等李先生達到移植條件,供者的體檢報告已超過3個月有效期,只能再來一次。“又匯了兩萬,重新開始體檢、采集。”
趙女士表示,她并不清楚在采集中醫(yī)院怎么收費,供者的費用是怎么算的,但丈夫進入無菌倉開始移植后,她收到5600多元的退回款。
捐獻者:
拿到補貼后方知患者付
2007年,在京工作的劉先生在北京空軍總醫(yī)院完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捐獻開始前,他并不知道患者會為他支付一筆補償費用。
劉先生回憶,他在醫(yī)院進行了約一星期的體檢、打動員劑等準備工作。此前,骨髓庫工作人員只讓他不用擔心捐獻期間發(fā)生的費用。等開始打動員劑時,他又從中華骨髓庫獲悉,他會因捐獻造血干細胞獲得一筆補貼,包括誤工費、營養(yǎng)費等。
捐獻完成后,中華骨髓庫交給他5000元補貼,但并沒提及這筆錢是由患者提供。“有記者采訪我才知道是患者給的。”至于在醫(yī)院的花費有多少,劉先生說他并不清楚。但他知道,這些費用是患者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