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精神科醫(yī)學進展 > 研究發(fā)現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或有效降低暴力犯罪率
根據發(fā)表在《柳葉刀》雜志上新的研究成果,人們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如氯氮平或利培酮)治療精神疾病相比當他們不使用這種藥物少近一半可能犯下暴力犯罪。情緒穩(wěn)定藥物的使用(如鋰或卡馬西平)也可大大降低暴力犯罪率,盡管減少并不明顯,只有用在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身上。
抗精神病藥和情緒穩(wěn)定藥物用于治療多種疾病,但最常見的是與精神分裂癥的雙相情感障礙相關疾病的治療,并影響多達普通人群總人口的2%的。盡管有證據顯示,人們使用這些藥物減少復發(fā)、病情和再住院的治療疾病的風險。到目前為止,證據表明這些藥物對現實世界的不良結果的影響是已經很少的了,如減少暴力行為,盡管在許多國家越來越多的處方率。
在這項研究中,一組以英國和瑞典為首的在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Seena Fazel博士用瑞典國家衛(wèi)生注冊的管理機構用于研究精神病學的診斷,以及任何后續(xù)犯罪記錄。從2006年到2009年,超過80000名患者(40937名男性和40937名女性)使用抗精神病或情緒穩(wěn)定藥物處方。
在三年的研究中,6.5%(2657名)的男性和1.4%(604名)的女性被判暴力犯罪有罪。與當時沒有服藥的參與者之間相比,接受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中暴力犯罪下降了45%和通過病人服用情緒穩(wěn)定的暴力犯罪下降了24%.
盡管這兩種類型的藥物往往是相結合的,研究人員發(fā)現沒有證據表明結合的藥物能進一步影響減少暴力犯罪,以及病人服用情緒穩(wěn)定的藥物,雙相情感障礙的藥物只在男性患者的暴力犯罪下降有關。
此外,盡管抗精神病和情緒穩(wěn)定藥物通常與治療精神分裂癥和雙相情感障礙有關,研究人員發(fā)現,許多人在這項研究服用這些處方的藥物用于其他疾病,如抑郁癥、酒精和藥物濫用。
根據Fazel博士說,“精神病患者有犯下暴力侵害的風險以及其是受害者。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抗精神病藥物和情緒穩(wěn)定劑是否能減少暴力的風險。通過比較同一個人,當他們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相比當他們不需要服用藥物,我們的研究提供了證據服用藥物可能大幅減少暴力的風險,并表明,暴力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患者的精神疾病。”
在一個鏈接的相關評論中,瑞典斯德哥爾摩高蒙特利爾大學,加拿大和卡羅林斯卡醫(yī)學院的Sheilagh Hodgins 教授寫道寫道:“[這個]提供了一個基礎臨床的研究,旨在建立抗精神病藥物和未來情緒穩(wěn)定劑可以用來減少攻擊性行為。這項研究再次說明,識別的信息數據來自國家注冊登記建立行政原因的,可以用于流行病學家識別潛在的策略,以來減少與健康有關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