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天然牛黃2克,金銀花30克,玉竹10克,川楝子10克,丹參30克,當歸10克,炒白芍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地龍10克,蘇梗10克,太子參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功能 清熱解毒,疏肝解郁,理氣活血。
主治 乙肝大、小三陽,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病。
用法 每劑用清水浸泡30分鐘后,煎煮2次,共600毫升,口服1劑,分早晚2次溫服。治療過程注意調暢情志,忌肥膩、甘酸、辛辣燥熱發(fā)物(如雄雞、鯉魚、韭菜等)之品,少吃高膽固醇食物,多食富含維生素類的新鮮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質的新鮮魚類、豆制品。
方解 慢性肝病以中醫(yī)病機而論,多為濕熱邪毒蘊結,肝郁血瘀,氣血失調,脾腎虧虛所致。治療必須解毒祛濕,疏肝化瘀,調理氣血,益脾補腎。本方以天然牛黃、金銀花、白花蛇舌草為君,清熱解毒,利濕泄?jié)?;丹參、當歸、炒白芍活血養(yǎng)血,據(jù)文獻報導:“大量應用丹參后,可使腫大的肝脾縮小變軟,個別肝硬化病人在應用活血化瘀方藥后,肝穿刺對比,發(fā)現(xiàn)治療后可使肝內增生的結締組織大量消失。”輔以玉竹、川楝子抗肝損傷恢復肝功能,滋養(yǎng)肝陰;桃仁、赤芍活血祛瘀;佐以蘇梗和太子參,一則補脾益氣,一則理氣寬中。因氣為血帥,益氣理氣亦有助于祛瘀生新;地龍通經(jīng)活絡利水為使。本方是通中有補,不寒不燥,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泄?jié)嶂?,而無偏勝之弊,可以長期服用,俾能疏通門脈循環(huán)瘀阻,清除肝炎病毒,以恢復肝臟條達疏泄功能。因肥膩戀濕,甘能緩濕,使?jié)駵蝗ィ崮軘繚?,使?jié)衲簧?,辛辣燥熱之物易于動陰助熱,發(fā)物之品多為溫補燥熱之性,不利于病情恢復,故忌之。
實驗研究結果表明,該方具有較強的改善肝臟微循環(huán),促進肝細胞再生,抑制成纖維細胞生長繁殖及膠原合成,促進已形成的膠原纖維降解的作用;具有抗自由基作用,清除乙肝肝病毒,抑制病毒復制,且能促進肝糖原、蛋白質合成,降低血脂及膽固醇含量,增強免疫調節(jié)功能及抗肝損傷,修復肝臟病理損害,加速肝臟疾病康復。
加減 如轉氨酶長期不降,舌質紅著加土茯苓、敗醬草各30克;蜘蛛掌、肝臟明顯者加丹皮10克,水牛角粉5克,沖服;黃疸明顯,口干、口苦,舌苔黃膩等加茵陳、田基黃各30克;腹脹納差,舌苔白厚膩者加佩蘭、蘇合香、焦山楂各10克;肝區(qū)隱痛加玄胡、郁金、柴胡各10克等。
隨著前列腺癌發(fā)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jīng)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