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象皮腫手術_普外科手術術前準備、手術步驟、術中注意事項、 - 醫(yī)學資源下載
2013-08-13 05:00
閱讀:279
來源:愛愛醫(yī)
責任編輯:愛愛醫(yī)資源網(wǎng)
[導讀] 下肢象皮腫手術_普外科手術術前準備、手術步驟、術中注意事項、 - 醫(y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楊岳珍 資源分類:醫(yī)學 - 外科學 資源屬性:文檔 資源售價:1 愛醫(yī)幣 資源大小:0.01M 關注入數(shù):23
下肢象皮腫手術_普外科手術術前準備、手術步驟、術中注意事項、 - 醫(y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
楊岳珍 資源分類:
醫(yī)學 -
外科學 資源屬性:
文檔 資源售價:1 愛醫(yī)幣
資源大?。?.01M
關注入數(shù):23 人次
評論人數(shù):0 人
下載人數(shù):1人
上傳日期:2013-07-16 13:59:02
下肢象皮腫手術_普外科手術術前準備、手術步驟、術中注意事項、術后處理.doc
下肢象皮腫手術
象皮腫系因淋巴水腫日久導致皮膚增厚、表面粗糙甚至堅硬如象皮而得名。淋巴水腫系因先天性淋巴管發(fā)育不全或后天性原因,如絲蟲病感染、復發(fā)性丹毒、淋巴清除術、放射治療、創(chuàng)傷后和惡性腫瘤廣泛轉移等使淋巴管狹窄、閉塞,所屬肢體遠端淋巴回流受阻、淤積于皮下組織間隙內而引起。可發(fā)生于上肢、下肢和會陰部。本文僅介紹下肢象皮腫手術。
[適應癥]
輕度下肢象皮腫,可用非手術療法(如烘綁療法)。近年隨著顯微外科的發(fā)展,也有行淋巴管吻合的報道。這里僅介紹傳統(tǒng)的病理組織切除、皮膚移植術的適應癥:
1.巨大象皮腫。
2.屢發(fā)丹毒樣炎癥,非手術療法無效者。
3.局部疣狀增生嚴重,或伴慢性潰瘍久治不愈者。
4.術后復發(fā)或伴淋巴液外漏者。
絲蟲引起的下肢象皮病,在絲蟲病未治愈前,或下肢象皮病合并急性炎癥時,不應手術。
[術前準備]
1.查微絲蚴 可用血涂片法,如為陽性須先行藥物治療。
2.供皮區(qū)準備 根據(jù)切除皮膚的范圍,選擇供皮區(qū)并確定供皮區(qū)的大小,按常規(guī)備皮。
3.患肢準備
⑴臥床休息并抬高患肢,亦可每日浸泡,待腫脹消退至最大限度后再進行手術。
⑵滲液多且有慢性炎癥者,可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并全身應用抗生素,促使炎癥消退、滲液減少,以利手術。
⑶患肢充分備皮7日?;枷笃つ[的下肢,皮膚粗糙而且存有許多疣狀增殖或增生結節(jié),皮膚還有許多皺褶,清洗時必須用軟毛刷蘸肥皂水刷洗趕緊。如皮膚未刷洗趕緊就急于手術,必將使植皮區(qū)感染,影響皮片存活,造成手術失敗。
4.造影檢查 根據(jù)病人情況和具體條件,可采用淋巴管造影;必要時作靜脈造影,以排除靜脈血栓的可能性。
[麻醉]
連續(xù)腰麻或連續(xù)硬膜外麻醉。
[手術步驟]
以右小腿象皮腫為例?;贾现寡獛Вつw消毒,按皮膚切口沿計劃線。在脛骨結節(jié)下方3cm處環(huán)形大鋸齒狀切口,并在兩側各切除一三角形皮膚。沿小腿內側由上向下縱行切開皮膚,上端與環(huán)形切口連接,下端到內踝后緣。再切開患肢足背皮膚,足的內、外兩側切線,在跟骨結節(jié)后緣上方相交。
切開皮膚后,分離皮下組織,注意避免損傷小腿內側的大隱靜脈。將小腿皮膚自深筋膜以上完全分離剝下。放松止血帶,創(chuàng)面徹底止血。將游離下來的大塊皮瓣切除其角化增生和糜爛潰瘍部分,剩余部分切取中厚皮片備用。
估計創(chuàng)面大小,如制備的中厚皮片不足以閉合創(chuàng)面時,可另從供皮區(qū)切取。把準備移植的皮片對攏縫合成為大皮片,覆蓋在小腿創(chuàng)面上,與創(chuàng)面周圍皮膚作間斷縫合。皮片對攏的縫線應避免處在一條直線上,以防瘢痕攣縮,影響肢體功能。植皮結束后,用厚層敷料加壓包扎,患肢用上、下石膏托固定。
[術后處理]
1.嚴格臥床休息。抬高、固定患肢以避免水腫。
2.合理應用抗生素。
3.如創(chuàng)面無滲出,也無感染,可在術后10~14日換藥、拆線。拆線后仍用厚層敷料加壓包扎,用石膏托固定,1個月后拆除。
4.術后4周方可下地活動?;贾珣L期用彈力繃帶自趾端向上緊繞到膝下,或用長腿醫(yī)用彈力襪,以防止腫脹。6~8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因在淋巴回流未完全建立前,過早的重體力勞動,易使病情復發(fā)。
5.加強營養(yǎng)。
6.對于局部復發(fā)的病例,可擇期再行切除和植皮手術。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