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和研究已有百年歷史,迄今為止,臨床上仍未獲得醫(yī)生認可的比較理想的心律失常藥物?,F(xiàn)有抗心律失常藥物仍存在諸多局限性,包括有效性不高、作用缺乏特異性,存在一些致心律失常的效應以及負性肌力作用,可能影響患者血流動力學,同時導致一些心臟外的副作用,這大大限制了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臨床應用。
目前,隨著介入電生理學的發(fā)展,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應用范圍不斷變窄,原因在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均不能根治心律失常,也基本不能降低患者總體死亡率,更不能根據(jù)替代指標評估療效和益處。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藥物特點為起效快、療效穩(wěn)定、副作用小、價格和依從性較好等,因此研發(fā)特異、安全和高效的抗心律失常藥物迫在眉睫。
鑒于以上原因,未來藥物應能夠精確作用于心律失常起源點等關鍵部位,即靶向治療。目前,選擇性作用于心房肌的藥物即維納卡蘭(Vernakalant)是研究熱點之一,該藥可能快速轉復房顫患者心律。維納卡蘭是一種具有心房選擇性的新型Ⅲ類抗心律失常藥,初步研究顯示,該藥對新近發(fā)作房顫的急性終止轉復成功率較高,且安全性良好,可能成為房顫藥物復律中有廣泛應用前景,但目前尚缺乏廣泛臨床應用的資料,而且該藥不能用于房顫復發(fā)的預防。除維納蘭卡外,選擇性作用于心房肌的藥物亦包括一些其他在研藥物(如AVE0118、選擇性調節(jié)鈣通道和選擇性作用于縫隙連接等藥物)。相信隨著更多大型臨床試驗結果的公布,眾多新型抗心律失常藥物將被陸續(xù)用于臨床。(高京宇整理)
作者: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楊延宗教授演講
隨著前列腺癌發(fā)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jīng)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