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科醫(yī)學進展 > 螺內酯治療頑固性高血壓:高鉀與腎功能相關
一項小型回顧性分析評估了頑固性高血壓患者服用螺內酯的安全性,結果示患者的血鉀平均升高0.2 mmol/L,高血鉀癥的發(fā)生與是否存在腎功能損傷相關。研究者表示,需要進一步的隨機對照試驗來評估該組患者使用螺內酯的安全性問題。
科羅拉多大學高級研究員Joel Marrs博士說,目前指南推薦的高血壓初始治療藥物包括ACEI、ARB和利尿劑等。螺內酯具有良好的獲益,能顯著降低血壓。目前,頑固性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基于螺內酯的作用機制,它可能會導致血鉀升高。因此,我們對螺內酯的療效和安全性進行了評估。
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在服用其他三種藥物的基礎上加用螺內酯可顯著降低收縮壓。在這項歐洲研究中,加用螺內酯可進一步降低日間和夜間收縮壓(動態(tài)血壓,ABPM)達9mmHg。
Marrs指出,血鉀升高的主要擔憂是心律失常。RALES研究(螺內酯隨機試驗)顯示,心衰患者使用螺內酯后因高鉀血癥而住院的風險較ACEI增加3倍。高鉀血癥定義為血鉀水平>5.5 mmol/L。
Marrs等進行的研究納入73例使用螺內酯的頑固性高血壓患者,高鉀血癥的發(fā)生率為8.2%(7例)。4例患者因血鉀過高而停藥,1例患者因血鉀過高而看急診,2例患者血鉀較基線水平升高>2.0 mmol/L。73例患者血鉀平均升高0.2 mmol/L。
與腎功能正常者相比,腎功能損傷的患者更可能出現高鉀血癥(22.2%vs 3.6%,p = 0.03)。腎功能損傷定義為估計腎小球濾過率(eGFR)<60 mL/min。
Marrs建議對使用螺內酯治療的患者進行充分監(jiān)測,在開始治療后1周或2周檢測血鉀水平;如果要使用螺內酯的話,要先了解患者的基線血鉀水平和腎功能,還要了解其他藥物是否會影響血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