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北京協和醫(yī)院消化內科:魯重美》專家PPT內容預覽
(專家課件預覽:點擊下圖可進行全文預覽)
《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北京協和醫(yī)院消化內科:魯重美》專家PPT內容簡介
概況
肝內中、小膽管的慢性非化膿性破壞性炎癥
中年婦女
搔癢、黃疸
AMA-M2陽性
UDCA、肝移植
流行病學
據1976年統(tǒng)計,在歐洲該病發(fā)病率為18/100萬。
1987年,為128/100萬(其中女性為276/100萬),女:男為10:1。
有文獻報道,西方的PBC發(fā)病率高于亞洲,但日本近年有所增高。
我國目前仍缺乏這方面的統(tǒng)計。
發(fā)病機理
體液免疫
細胞免疫
遺傳因素
感染因素
體液免疫
AMA-M2不單純出現在PBC中。
抗體的滴度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無相關性。
給實驗動物注射PDC-E2,可使其體內產生強的體液免疫,但并不能導致膽管破壞性炎癥。
細胞免疫
抑制型T淋巴細胞異常。
有證據表明:毒性T淋巴細胞與膽管的破壞直接有關系。
遺傳因素
PBC病人的HLAII中HLA-DR8表達增加。
不同國家PBC病人的HLA表型不同,在遺傳學方面有地域性差異。
HLA-DR、-DP在膽道上皮表達對啟動肝內膽道細胞的自身免疫反應可能是必須的。
《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北京協和醫(yī)院消化內科:魯重美》專家PPT完整版下載地址:
http://ziyuan.iiyi.com/source/down/2385756.html
經食道心電生理診療技術是將電極導管插入食道這一臨近心臟而又與外界相通的器官...[詳細]
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解熱鎮(zhèn)痛藥。誕生于1899年3月6日...[詳細]